请你记住我

爱情片大陆2017

主演:冯文娟,贾一平,黄宗英,徐才根

导演:彭小莲

播放地址

 剧照

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2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3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4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5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6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3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4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5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6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7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8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19请你记住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7 00:31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了县剧团的小名角彩云到上海寻找“明星梦”的故事。彩云在上海投靠了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担任摄影助理的阿伟之后,突然明白大上海是如此千变万化的世界,阿伟也只能住在即将拆迁的房子里。梦想变得遥不可及,但是阿伟却在理想主义潘导演的影响下,拍摄着老电影人赵丹和黄宗英的纪录片。赵丹和黄宗英对于电影的热爱,以及俩人在拍电影时产生的爱情,这些都对应着彩云与阿伟之间的生活和爱情。

 长篇影评

 1 ) 《请你记住我》,彭小莲的往昔情怀

彭小莲,一位外表文静内心热烈的女性导演,文艺家庭滋养长大,包涵着
对电影、对艺术的一份敬畏和热爱,肩负着对电影事业的承上启下的责任使命,她目睹了老一代电影人如赵丹先生、黄宗英女士对电影的执着信仰,又面对着当下想投身电影事业年轻人的苦涩和彷徨,她仿佛要为挣扎中奋斗的人做点什么,但好像又什么都做不了...
电影的情感是苦涩中带着少许的无奈,但基调并不灰暗,甚至更有一份温馨和希望,导演用一系列冲突讲述了她的故事、困惑和梦想,一股坚毅的执着一直贯穿始终,仿佛希望就在远方。

现实中小县城的名角彩云(冯文娟饰)与梦想成为大千世界大明星的冲突;
朋友(后来发展为男友)/摄影师阿伟(贾一平饰)理想主义情怀和骨感的现实生活的冲突;
上海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和石库门惨遭捣毁拆迁的冲突;
老一辈电影人和新一追随者对电影信仰撼动的冲突;
......


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彩云走了,去追逐她的梦想,阿伟留在原地坚守奋斗,彩云对阿伟说:她拍完这部戏就回来找阿伟...
有些人,即使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人,他的出现也许是仅仅陪你度过最难的日子,帮助你长大,等你羽翼丰满飞翔的时候,他会停留在原地仰起头,注视你远去,
我们一辈子都在演戏,只要活着,戏怎么会有拍完的时候?

 2 ) 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 ——《請你記住我》

整部影片將現實和回憶串連在一起,講述了彩雲和阿偉、黃宗英和趙丹的愛情故事。隨著影片的發展,歷史的車輪在向前滾去,輾壓過的,或多或少是真情,又或是真心。

印象最為深刻,是我們在看完電影之後。一位阿姨站起來向彭導演提問:“去北京是多好的機會啊,這個小姑娘哭什麼呢?他們哭什麼呢?”

北上拼搏,一夜成名,錢利雙收,眼淚似乎是多餘的。我想,他們哭是因為純粹的愛情,無關物質,而關乎靈魂深處的相愛。對阿偉來說,他明白去北京對彩雲的意義,他也明白彩雲未來的發展將會如何艱難。如果有一天,彩雲功成名就,需要有一人在台下為她鼓掌,熱淚盈眶,那人會是阿偉;如果有一天,彩雲落魄失敗,更需要有一人在身後為她支撐,不離不棄,那人更會是阿偉。他們之間,只因懂得彼此,才深愛。而在這個機會面前,一別不代表愛情的結束,而是全因深愛,我選擇予你追夢的自由。

在彩雲第一天見阿偉的時候,她跟阿偉之間有著兩個不同的世界。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著對方,中間隔著的溝壑,是無法跨越。阿偉對電影的認真和踏實,而彩雲對電影的幻想和渴望,兩個人就這樣僵持。阿偉拒絕彩雲的再三懇求,似乎兩人都無法踏入對方世界的第一步。直到彩雲面對著老闆娘的咄咄逼人,在現實面前,她作為武器的妝容、高跟鞋、裙子,還有那被掛在雲尖的電影夢都被打碎了。開始面對現實殘酷的彩雲,也慢慢被阿偉接受,從兩個人開始拍微電影,成為了互相了解的第一個起點,也是兩個世界之間厚重壁壘破碎的開始;心靈上的相遇相知始於此。

彩雲見完導演之後,她準備離開時,火車噴出來的煙霧,遮擋住了彩雲和阿偉,兩個人注定無法再見,只是在相交到一點,畫線而去。這般的愛情是不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堅持太久,只能任由其淹沒吞噬,而忘了彼此深愛的樣子。人本該是孤獨,因為你,唯有你的名在我黯淡的生活中熠熠生輝。有人因迷上豔麗外表而傾倒,有人因戀上權錢而沈淪,這樣的愛情都不會生存太久。愛情是需要建立在深知對方的基礎上,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以下。

在影片鄰近結尾,彭導演用了最後一個人物採訪的紀錄片段,為黃宗英慶祝生日。在談笑之間,黃宗英一臉幸福地告訴他們,自己最成功的事就是嫁給趙丹。這時,阿偉問彩雲:「你願意成為我的黃宗英嗎?」。彩雲只是暗暗一笑。這句話不需要回答,阿偉已默認彩雲就是他的「黃宗英」。「黃宗英」和「趙丹」這兩個名字,已經成為愛情中相知的見證。無須多言,這樣的愛情是刻於骨上,不知何起,亦不知何終。

在彩雲去見完導演的那天,阿偉有嘗試阻攔她。深夜他接到導演的電話,第一反應是糊弄彩雲,不想讓她知道是誰打來的。眼神中的黯淡和躲閃,私慾糾纏,掙扎著,他開了口:「是導演叫你去見他」。阿偉自然知道這通電話意味著什麼,也知道他和彩雲之間的愛情也就有可能就此止住。但最大的愛,是成就對方,其中包含了體諒和理解,最難得的就是隱忍自己的愛意。從一開始,阿偉就想幫彩雲等上她的舞台,而在片頭的杯子是彩雲開始表演的第一步,阿偉為她準備好了一切,只等她在舞台上閃耀自己的光芒。

這跟片中穿插黃宗英和趙丹的回憶相對應。黃宗英一臉溫柔地回憶著當年,說道:「他一演戲,就把我忘了,我最喜歡他把我忘了的神情。」真愛莫過於此,我愛你的全部,你堅硬的骨頭以及柔軟的血肉;我更因為你的深愛而深愛。這也是為什麼黃宗英在文革的時候,敢為了丈夫的表演事業,寫信上報,她因愛無畏。

但阿偉和彩雲的愛情,在這就停了。阿偉放手,讓彩雲北上追夢;而彩雲也離開,讓阿偉回歸自己的執著。這時,大雨傾盆,雨停、屋滅、人走、情淡。在轟隆聲中,時間、痛苦、愛意,毀滅。電影畫面紀錄著倒塌的一切,為終止。在燈光四溢的江邊,歷史被推著向前走,我們曾經愛過的人、哭過的一切,都被淹滅,只剩下曾愛過的片段。

所有的一切都好似夢境,只有老闆娘再出來,給阿偉一切真實的樣子,還在不停地追問彩雲的下落,阿偉也不知道她去向何方。這或許是愛情的另一種模樣;多年後,他們倆人在深夜飲酒時,是否會想起那時候的夢和愛情,舉杯相碰,卻都是夢碎的聲音。

 3 ) 演员冯文娟:如何把握角色不同阶段的状态?

可点击收听我们关于演员冯文娟的两期播客:

演员冯文娟:在片场学习,在片场忘我 演员冯文娟:如何把握角色不同阶段的状态?

第五代导演彭小莲的最新电影《请你记住我》,是一部关于电影人的电影,也是一首献给胶片电影的挽歌。演员冯文娟在影片中同时饰演了从县城来到上海追逐明星梦的女孩彩云,和彩云梦境里年轻的黄宗英。这是文娟第一次演出比较文艺的电影,对于她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本期后浪剧场,文娟和我们分享了她入行以来的一些故事和经验,对她产生很大影响的演员、导演,聊到了表演相关的图书。从《请你记住我》谈起,最终回到片子本身,文娟表达了她对老电影人的尊重和钦佩。

“我很尊重导演”

在拍摄《请你记住我》之前,文娟刚刚杀青了一部电视剧。长时间的拍摄消耗了一大半精力,她打算给自己放个假,好好休息。但是北京一位很有名的选角导演默默给她打了电话,说有位叫彭小莲的导演要拍一部新戏,想让她去试试。

从见到导演的第一面,文娟就有点紧张,因为她还没从上一部戏中缓过来。试戏的时候导演让她到门外准备,这让她觉得好像回到了读书时的期末会考。这场戏是“彩云”与年轻“黄宗英”的对话,需要调动很饱满的情绪,导演也非常有感情地与她对戏,但是她还没有准备好。

彭导当时指出她哭得有些程式化,不够打动人,并且用电影《阿黛尔的生活》举例,说片中的角色虽然难过到流鼻涕,但呈现的状态是美的。这番话让文娟感到很矛盾,因为彭导对哭戏的要求和她拍过的哭戏是不一样的。她之前有一次拍哭戏鼻涕眼泪一起流,导演让化妆师帮她擦掉以后才接着拍,导致她的情绪被打断了。

两种截然相反的哭戏表演方式,让文娟有点不知所措,加上上一部戏带来的疲惫和恍惚,她在试戏现场直接崩溃到大哭。

试完戏后,彭导说了一些文娟身体的“问题”,比如她有黑眼圈是不是没休息好,太瘦了不够健康,然后就让文娟回去等消息。离开以后,文娟还是很忐忑,这位导演好像有点特别。

后来她才知道,试戏结束的那晚彭导就跟制片确定由她来演。由于她还是新人,是彭导的极力推荐,这个角色才确定了下来。

这部电影是彭导自编自导,有很多个人化的表达。如此特点鲜明的角色,演员必须先了解导演需要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诠释好这个角色。彭导之所以第一面就确定了由文娟来演绎,也说明她认可文娟身上有那个角色的特质。

《请你记住我》冯文娟的“黄宗英”扮相

在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上,文娟凭此角色拿到了最受欢迎女演员奖。这是对她演技的肯定,也说明能够感染观众的情绪比会流“眼泪”重要得多。

后来经验多了,文娟意识到,不同的表演风格,与影视作品的风格类型有关,不同的审美要求不同的表演。这个实践中得来的认知,与《给演员的片场建议》作者布朗的观点一致。

“我入行接触到的这些演员,他们的价值观对我很重要”

文娟的第一部戏是《大上海》,她在片中演袁泉的角色(叶知秋)年轻的时候。

《大上海》里的冯文娟

袁泉与彭导合作过两部戏:《上海伦巴》和《上海纪事》。彭导曾盛赞袁泉连背影都是戏。

在彭导的戏里,文娟和袁泉都演过黄宗英。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导演的执着。彭导在接受拍电影网采访的时候,也曾说,她选女演员有自己独特的taste,而且看过《请你记住我》后很多人都说文娟和袁泉的气质有些很像。

《上海伦巴》

入行第一部戏就能够和袁泉和周润发这样的优秀演员合作,这让文娟又紧张又兴奋。在演《大上海》时候,文娟老喜欢粘着袁泉,只要有袁泉的戏,她都蹭着车一起去。有一场戏是袁泉和发哥隔着人海相望。那天在片场休息时她发现袁泉好像没听到有人跟她说话,一直沉默着,好像在沉思什么。等到导演开拍,文娟才明白袁泉沉默的原因是为了让自己准备好情绪。

这一幕让文娟念念不忘,她从那天开始明白表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休息时间其实是准备时间。这刚好呼应了李国修在《李国修编导演教室》中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戏不说从头。

“戏不说从头”不只是创作态度,也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态度。角色的生命在故事开始前,已经开始;角色的生活在故事结束后,仍在继续。

“有一场我的角色需要唱戏,袁泉姐有戏曲功底,她给我推荐了《凤还巢》唱段,手把手教我。怕我会忘,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录下来让我看着学。我当时觉得第一遍已经很完美了,但她不满意又录了一遍。”

“我后来又看了她的话剧《活着》和《简爱》。她的爆发力让我震撼,特别瘦弱但力量是无穷的。袁泉姐真的是非常认真的演员。肢体和声音都很有表现力。

发哥在片场的状态是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像是玩着把戏拍了,但是每场戏又是那么准确。

电影《无双》剧组为“”发哥“”庆生

后来文娟又与发哥合作了《无双》,他的这种放松的状态一直保持着。文娟自己在生活里给自己规定了很多任务,健身、看电影,这可以看作是自律,但一方面她也说这是因为她在生活中不够放松。

“庄文强导演跟我说,演员到现场不是拼演技,让观众相信他就是那个人。这也让我很受启发。”

《请你记住我》剧照,从左到右为冯文娟、黄宗英、贾一平

《请你记住我》中黄宗英忆起赵丹,说她最喜欢赵丹在片子里忘我的状态。这也是一种自由和放松。

文娟是幸运的,一入行就能和这些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合作。她也坦言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表演价值观的形成。

“我很羡慕赵丹、黄宗英他们这代演员生活和演戏的方式”

说老实话,在拍《请你记住我》之前,文娟并不知道黄宗英是谁,但是当演过这个角色,真正见过黄宗英后,黄宗英和赵丹对演员这份工作的态度让文娟十分感动和钦佩。

赵丹和黄宗英所在的时代,做演员是非常难的。黄宗英16岁登台,最开始演戏是为了养家。赵丹的演员梦不被家里支持,他背着父亲报了话剧团才得以演戏。

这本书中的很多表演观念与方法,至今仍非常实用

当时国内能看到的表演类书籍几乎没有,在那个精神食粮荒芜的年代,黄宗英和哥哥黄宗江以及石挥在黄佐临老师家借读过不少英文表演书,而且她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从未停止。《请你记住我》里已经93岁的黄宗英出现在镜头里,她的床头放着厚厚的书。拍摄间隙彭导带文娟去探望过宗英奶奶,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宗英奶奶还一直坚持阅读。即使在农场改造的时候,宗英奶奶的围裙兜里还放着一个小本。

冯文娟的“黄宗英”扮相

“现在回看赵丹的戏,还是会觉得他的处理是那么有创造力。”

文娟赞叹,赵丹在《乌鸦与麻雀》里“老子发财了”这场戏非常有天分,节奏感特好

演《马路天使》的时候,赵丹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而在演《乌鸦与麻雀》里的小广播时,赵丹是从邻居那里得到的灵感。由从自我出发塑造角色,再到通过观察别人来实现,文娟说很多演员包括她自己都会经历这样的蜕变过程。

在片中黄宗英说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嫁给了赵丹。他们的婚姻曾遭遇过外力的挑战与诱惑,但终究还是能笃定地坚持下来。文娟说她很羡慕这样的感情,是当下的我们非常缺乏的。

以下内容摘录自嘉宾文娟和主播小树的对谈

Q:赵丹本人特别乐天,他身上有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黄宗英老师也是一个浪漫幻想主义者。我读了《贫女的嫁妆》(黄宗英著)以后最大的感受是,他们那代人生活很贫苦,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去创造快乐。

冯文娟:他们的那种幸福其实是特别难做到的。我觉得只有自信的人才能特别确定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伴侣,什么样的职业。当这些东西都确定之后,才有勇往直前的心。彭小莲导演经常鞭策我要读书,读书真的能获得力量,读到一本好书就像看到一部好电影,它会给你一股力量。我们需要有这种精神的力量、食粮,不停地让我们认清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幸福。

《请你记住我》里的黄宗英老师

Q:您跟彭导去看望黄老师的时候,她还能正常跟你们交流吗?

冯文娟:一两句吧,很少了,但是她还认识彭导。导演说这是我们电影的主角,黄老师就会点头,笑一笑。她的看护人员说黄奶奶一直惦记着电影什么时候拍,老念叨。她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已经表达不出来了。我去之前听说黄老师还能写字,还能记录,后来也不写了,只能看看书。她的状态让我觉得不像90多岁的老人,精气神还在。这个特别触动我,我觉得能活成那样是个神话。

Q:我说一个插曲,我们节目前段时间采访过93岁的沙漠老师,她和黄宗英老师是闺蜜,在节目里她也有提到黄宗英老师。沙漠老师的精气神也特别好。回到片子,您的角色心理状态发生过多次变化,您是怎么把握的,包括造型、台词和动作。

冯文娟:造型是导演定的,不用多说。我看剧本的感受是,这个女孩遇到的问题是这个年纪的很多女孩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是一个成长的探索。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一般。我妈跟我说能考上个三本她就知足,要是考不上就上个大专。我听完就在想,我这一生要怎么过?我不想这样,有没有别的办法。最开始学画画,天分不够放弃了。后来还学过播音,但是又担心兼顾不到文化课,又放弃了。最后选择了表演。

彩云初到上海,《请你记住我》剧照

我理解彩云就是从我这段经历出发。因为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的人生不能这样,我不想这样,我不甘心,但是又没有方法,我在撞,彩云也是在撞。她不甘心在小县城里做一个越剧演员,她向往大城市,于是她就做了。没有人能帮她,也没有人告诉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她在摸索。来到上海之后,她求阿伟(贾一平饰)带她去拍戏,她可能心里也特别不确定,但是还是去做了。她的穿着是想让别人觉得她很时髦,其实很滑稽。她用最笨的方式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我领会的这个人。

电影中,彩云和阿伟在拍纪录片

她的伪装被房东一眼看穿,就连阿伟都说不认识她了。当她和阿伟的感情慢慢升温以后,她终于卸下了壳,回到原来的样子。赵丹老师在《银幕角色创造》书里说到他演《乌鸦与麻雀》和《马路天使》时不同的表演状态。《马路天使》里的小广播一角是赵丹老师从自我出发,彩云这个角色我更多也是从自我出发的,我把这个人物往我身上靠。如果换一个人来演,可能是另外一种理解。

彩云初到片场

另外导演一开始觉得我瘦,拍之前我一直在增肥,电影里比我现实生活中胖很多。我为什么同意增肥,因为这是一个平凡女孩的梦,她在寻找绽放自我的机会。如果表现成一个很有明星潜质的状态,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所以角色穿的衣服也有点滑稽,不是这个时代的年轻女孩的风格。当然,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导演更欣赏那一代演员的朴素。

Q:作为演员,而非角色,第一次走进阿伟的胶片放映室,感受如何?

冯文娟:我第一次进那个房间真的是挺震惊的,因为我一点胶片电影都没有拍过,也没见过胶片放映机。到了现场我对每个零件都很好奇,摆弄了很久。房间的陈设让我特别相信这个故事和人物。胶片真的是神圣,但是现在胶片电影很少了。

彩云初次闯入阿伟的胶片密室

Q:在这个电影里头有一场您和男主角阿伟泼水的戏,这场戏很好地利用了空间环境,是导演要求,还是演员自由发挥的?

冯文娟:当然这个东西是导演事先就想好的,我们有楼梯、天井,导演说一定要把这些空间给用上。一开始我们一直局限在两个门之间,后来导演给了很多提示让我们跑的范围更大一些。有一场戏,是阿伟说“冰桶行动”,大家想了半天怎么能够在我看不到他的时候,让他把这桶水泼下来。最后大家想到,阿伟从门外进来泼水, 最终确定了这套方案。

彭小莲导演给两位主角讲戏

Q:除了这场戏,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戏?

冯文娟:其实这部戏里的每一场戏印象都挺深刻的。我发现彭导跟别的导演不太一样,每一场戏都有特别的意图。她不给你交代过程,每场戏都要很直接地知道主人公的变化,比方说见面那一场阿伟把我领回房间就走了,我就很落寞接着就哭了。然后我去抠墙上那张黄宗英老师的画像,给她抠出双眼皮。

这些都是导演想的。我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她说一个小女孩来到陌生的环境,还跟你想象中的落差这么大,你不难过吗?

我一想,我能理解这份难过,我就演了。这场戏完了之后就到我给他做饭那场。导演要我们俩有身体上的交流,阿伟光着膀子,我不小心把蛋汤泼过去了,这个也是现场商量的。这场戏我们需要交代很多事情,比方说我从哪来,为什么阿伟现在怎么过得这么惨。

其实导演都是用一场场戏为后面的很多东西做铺垫。这电影可能看两遍你会更更明白,第一遍的时候会有很多疑问。我看第二遍的时候,可能会看得更从容一点。

《请你记住我》剧照

Q:您刚刚说的其实无形中透露了一个导演指导演员的方式。

冯文娟:对,这部电影跟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影不太一样。每一场戏都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不是说突然出现高潮,每一场单拎出来都是这种跳跃式的。其实彭导的身体不是特别好,这部戏开拍前她做过一个手术,大家都像保护珍稀动物一样保护她。在现场制片部门盯着她每天几点吃什么,给她制定了很严格的食谱。摄影师、录音师都是跑到她面前小声讲,但是她跟大家都反着来。她永远冲在最前面。

Q:贾一平老师是您中戏的师兄,你们搭戏的时候俩人之间的交流怎么样?

冯文娟:我们两个人本身不是很接近戏里的人物,所以我们都得跟自己较劲。赵丹和黄宗英等老一辈电影人的价值观是电影所提倡的,我们的角色有点像这种价值观的对照。贾一平师兄饰演的阿伟,很向往黄宗英老师和赵丹老师的年代。但是被现实条件影响,在影片里我们俩的处境反而跟他们有一定距离,给大家思考的空间。在理解角色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梳理自己,也更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Q: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对三四十年代老电影的致敬,拍之前您有没有看这类电影,最直观的感受什么?

冯文娟:看了。导演列了很长的片单,像《乌鸦与麻雀》《十字街头》这些都有,包括她自己的片子《上海伦巴》。我更多是看演员的表演,为什么那时候的演员那么厉害。我以前只看过像《地道战》那样的主旋律电影,我就以为表演是从那样逐渐过渡到现在的生活化创作中来,以为表演也是随着历史逐渐进化的。所以当我看过《乌鸦与麻雀》之后,我震惊了。尤其是赵丹在《乌鸦与麻雀》里“老子发财了”一场戏,他拿捏得特别好。那时候大家真的是在创作人物形象,因为条件很艰难,他们对机会也更珍惜。因为用的是胶片,他们会特别珍惜在镜头里的表现,每一帧都没有浪费。

《幸福狂想曲》中的黄宗英与赵丹

Q:这部电影的片名《请你记住我》,既是胶片的挽歌,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挽歌。您的第一部作品刚好也叫《大上海》,您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么,包括老上海与今天的上海。

冯文娟:我觉得老上海是一个很洋气的地方,大家都说十里洋场。民国时的北京给我的感觉是很沉默非常深沉的一个地方,但是上海就很时髦,夜生活很丰富,比很多城市都先进。什么样的东西都有,好像你能跟世界对话。

我是保定人,家乡没有海。北京也是一个没有海的地方。除了后海、北海(笑)。记得我第一次到上海看到黄浦江,江对岸有那么多美丽的建筑,各式各样的楼,我一下就喜欢上这座城市。气候很温和,又湿润。我大学的时候去上海演出,觉得同龄的女孩都比我们洋气,她们可能从根儿上就是那样的,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多了。我挺羡慕的在那儿成长过的人的。

Q:往本质里看,您羡慕的或许是一种文化的交汇,上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让它拥有可以接触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的机会,这种碰撞本身会产生化学作用,会有“混血”的文化。

冯文娟:对,对城市来说这样,对个人来说也这样。20岁那会我觉得这一生向往的东西不会变。长大之后才知道,人是会随着阅历、年龄变的,你的心会跟着变,所有东西都会变。你得见过之后才会成长,不能坐在家里望井观天,那样什么都看不到。

Q:非常感谢您在北京最冷的时候跟我们聊这么一个还挺温馨的话题。其实我没想到我们可以聊这么多。感谢您。节目的最后,您推荐一首歌吧。

冯文娟:赵丹老师的《春天里》吧,“楞格里格楞……”旋律简单轻快。

1、节目中提及的书目信息

《贫女的嫁妆》黄宗英 著

《银幕形象创造》赵丹 著

《石挥谈艺录》石挥 著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李国修 著

《给演员的片场建议》D.W.布朗 著

2、彭小莲导演用电影写给上海的情书

《上海伦巴》《上海纪事》《美丽上海》

3、彭小莲导演专访

导演彭小莲:写作是我的救赎,拍电影是我的梦想

4、陈山老师关于老上海电影战略地图的讲座整理

只知喊戈达尔大爷,祖辈的遗产我们究竟发现了多少?

抱着祖辈的金饭碗,如今我们的电影该何去何从!

5、关于上海和黄宗英的延伸节目

后浪剧场vol.31 | 上海文艺旅行地图(上)

后浪剧场vol.32丨上海文艺旅行地图(中)

后浪剧场vol.34|上海文艺旅行地图(下)

后浪剧场vol.65|石挥、赵丹的同代人,93岁的她还对舞台充满期待

 4 ) 烂片别拿情怀当挡箭牌

望京比高电影院。cctv6的制作水平+老电影情怀+纹隔恐怖片+现代都市男默女泪。有价值的几句话都在预告片里了。 一开场就出现重大破绽,男主切了西瓜把西瓜盘从A桌子端到B桌子,自己拿了一块吃,紧接着的镜头里西瓜盘还在A桌子上一块没少,男主嘴唇干燥不是吃过西瓜的样子,经过男主和女2导演的一轮对话,又把西瓜盘从A桌放到B桌一次,并给了桌面上杂志封面特写。开场第一幕就出现这么大的漏洞也太糊弄观众了吧? 女主和老影星对话的段落拍得像女主的幻想或梦境,过后强硬说这是微电影还在网上点击率多高,我可去您的吧。第二次非现实的纹隔回溯,观众会认为是又一次微电影,然后神展开成了恐怖片,然后这段颇有剧情冲突感的对纹隔的哭诉加尖叫式控诉被定性为女主的噩梦。我可操您姥姥的吧。 回忆不是回忆,故事不成故事,各段素材之间逻辑不能自洽,转折生硬,人物塑造稀碎。踩雷。

 5 ) 《请你记住我》:请别忘记我,关于电影的电影

《请你记住我》:请别忘记我,关于电影的电影

顺着阿伟(贾一平饰)与彩云(冯文娟饰)在上海追逐电影梦的步步推进的,还有他们之间的爱情,以及与他们相对应的另一个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请你记住我》中男主人公阿伟一心想要拍一部关于那个年代的电影演员赵丹和黄宗英的纪录片,他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也是带着观众一起回忆、追溯的过程。在他租来的破旧的老房子里,放映室黑白影片中一帧帧的画面中,赵丹的表演让人赞叹,让人觉得这颇具年代感的画面好似尽在咫尺,可以触及一样。追随着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的脚步,一波“回忆杀”向年轻人袭来,看到片中出现的那些老电影的镜头,让人感觉是回到了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电影世界。那个时候的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了。在那个年代的上海,以赵丹等为代表的电影演员、电影工作者们,他们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粹:因为对电影事业的热爱而选择了这条路。“放弃对我来讲比坚持更难”正是那个时代电影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赵丹对黄宗英说过,如果不拍电影,他实在想不到自己能做什么,因为他除了演戏不会做别的。那时的电影演员,可以为了诠释好一个角色在巷子里生活,以最接地气最纯正的方式和居民们交流着,感受着,而不是像现在的很多“明星演员”、“小鲜肉”一样,台词都记不住,晚到早退。那时的电影,是为了表达去拍摄,拍自己真正想拍,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而非极力的、没有选择性的去迎合观众的胃口,注入一些不符合原本设定的狗血剧情。

跟着彭小莲导演的这部电影,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老电影的魅力、感受到那时电影演员的精湛演技、感受到电影工作者的敬业精神。这波“回忆杀”让看过影片的人想要去网络上寻觅那个年代的影像资料,放在家里,找个时间空下来慢慢地品味,静静地欣赏,更深层的去体味当时的海派电影文化。正如片名一样,“请你记住我”,这不仅仅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上的甜言蜜语,更是对过往电影演员、电影工作者的一句怀念。请你记住的,不止是什么爱情故事,更是往昔为上海电影以至中国电影事业奉献、付出的那一代演员和工作者们。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们的作品仍旧会长存,他们对电影的热爱仍然能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工作者,他们对电影事业的贡献仍然能够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电影人。

《请你记住我》中还有一个意象一直浮现在我脑海中,是画在那面墙上的小女孩。周边的一切都是残破的,唯有那面墙上的小女孩,趴在那里,仿佛正在沐浴着阳光,托着腮,闭着眼,像是在想着什么开心的事情一样,嘴角不自觉的上翘。而在墙边,恰好一朵热烈的太阳花盛放在女孩的面前。再一看,好似女孩在那儿悠然自得的闻着花香,没有烦恼,没有悲伤。身上撒着阳光,透出的都是幸福感,与周遭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似格格不入。墙上画着的女孩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她刚刚被创作的时候,彩云惊叹着指给阿伟看。第二次是影片结束之际,那一片的破败的建筑即将被挖土机碾压为废墟,镜头又一次给到了这个阳光般灿烂的小女孩,画还在,花儿也还在。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生机和力量,好似希望的燃起。像是导演对上海电影,对中国电影的美好期许,对电影工作者的美好期许一样,春天终究会迎来!

 6 ) 表达主题和表达方式的错位

1、献给老上海和老上海电影(城市与胶片)的挽歌,建立在城市的今夕对照与电影人的今夕对照上,出发点是好的。

2、电影中的上海,不是《小时代》里的摩天大楼与灯红酒绿,而是石库门拆迁区的奋斗青年,因为老上海人说,旧上海,哪那么多经理、太太、小姐,最多的还是寻常百姓。这种环境与人物的设定,与《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一脉相承。只是,那时的电影人,尽管物质匮乏,无论于电影还是于爱情,有一种飞扬的浪漫与赤诚,这一点在赵丹这个人物身上格外明显,也是那一代电影人的精神写照。倒是今天的青年,虽然物质条件比旧时好多了,反倒在城市里生活得压抑而苦涩,无论事业还是爱情,都缺少那种飞扬的神采,两位演员都没能把这点演出来。当然,导演或许要的就是这种对比。朋友看完说觉得压抑。

3、聊到表演,不得不说选角。女主没选袁泉,算一个巨大的遗憾。袁泉当初被彭导发掘去演《上海纪事》,后来又演了关于黄宗英的《上海伦巴》,和老上海及老上海电影结下了奇妙缘分(后来有了《电影之歌》和《罗曼蒂克消亡史》),至今也是我眼里最接近老上海电影人的超有彼时神韵的女演员,似乎自带一种热爱电影的复古体质。不过主创透露,彭导首选袁泉,但作为职业演员的袁泉很清醒,她的年龄,已经与角色的相差较大了,所以推荐了别人。

4、拆迁的环境与环境声,让置身其中的男主的房间像一个废墟中的绿洲(蓝绿主色调),这让故事蒙上了童话色彩。但男主那考究的房子和神秘的放映间,甚至墙上的海报和特意给出镜头的白手套,都仍然只停留在表面,我们还是没能找到男主、女主真正热爱赵丹和黄宗英的细节,尤其是女主,只看一张照片和一本传记,就能和黄宗英对话,缺少太多铺垫。包括肖雄饰演的导演也是,没有让我们看到他们怎样热爱以及为何热爱,这一点很遗憾。也让导演的理想主义不够扎实,框架在,气虚了。

5、说到虚假,两位主人公虽说是都市蚁民,但没有生活质感,没有细节铺垫,朋友说他们买了那么多笼包子,没吃完都不打包,不科学。也因为这一点,两个人物立得不扎实。但这种超级生动的生活质感,恰恰是赵丹左派电影的鲜明特质,所以,尽管导演模仿《马路天使》设置房东,设置抱小孩,设置“你的嘴巴臭死了”的台词,却依然无法让人物有神儿。

6、立意是好的,但表达太直接了,一上来就让女主看《小时代》,穿顾里同款,拉LV皮箱,太刻意了,还常常忍不住借台词说教,表达太急切了。

7、现实故事、纪录片内容、纪录片采访现场、纪录片故事还原、故事片拍摄现场、老电影片段、梦境,太拼贴了,也太杂了,黄宗英讲述的故事,似乎没必要还原。梦境那段,因为前边铺垫不足,太突兀了,跳戏。

8、一个感想:无论表现老上海,还是老上海电影,重点其实是那个精气神儿,尤其是赵丹与黄宗英,有他们特有的人物神采。今天的城市和今天的人物没有这种神韵,便导致某种程度上无法实现今夕对话,似乎处处格格不入,便也没了观众进入的空间。

9、一插曲:陪我觀影的是室友,回家路上我告訴她,當初選中租現在的房子,就是因為一進門就看到了陳舊的桌子上《大眾電影》的封面,而封面人物肖雄正是片中飾演紀錄片導演的那位女士。

 短评

彭老师这个片片名的说话者是(老)上海本身。

5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对于剧情片和纪录片界限的探索,对于上海电影传统的坚守,让人敬佩!

8分钟前
  • jinying
  • 推荐

对“类型片”的嘲讽略浅薄,潜规则啊整容啊之类的话题谈得跟微博上的论调似的…老一辈谈起电影时的那种沉迷倒是挺动人,三星给情怀。

13分钟前
  • number-wan
  • 还行

导演费尽心思在形式上耍了很多花样,而它的主线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镜头语言有点陈旧,制作有点粗糙,形式有点花哨,还使用了戏中戏、纪录片和戏剧间离等各种技巧,以致于看上去有点累,过于杂糅,带着强烈电视电影感。感觉导演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她平时也知道好坏,但拍起电影来就变了味儿。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影片中所谓的五个时空,尽皆失语。彭小莲老了,仍然执着,却找不着北了。

18分钟前
  • Clyde
  • 较差

你是过了瘾,可想让别人记住的,还是那样。

21分钟前
  • 元味
  • 较差

本期待在她的电影中能寻找到一度在中国电影中交错前行的自由主义与女性主义。但不提思想上的力有未逮,囿于资金面也无法拍摄一部富有三十年代神髓的电影。在已知自己患病的第三年完成本片,夹杂的大量牢骚是对国片现实的无奈。

26分钟前
  • Difficult Boy
  • 还行

作为土生土长的第五代上海女导演,彭小莲的过往影片中几乎都有着上海的印记,《上海纪事》、《美丽上海》、《我坚强的小船》,每一部都充满了导演本人对于上海这座充满了文化烙印的城市的留恋与热爱,此次上映的《请你记住我》也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上海,面临拆迁的旧居民楼,岌岌可危的石库门都代表了文化在渐渐消失的危机感,而如何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保存这种珍贵的时光记忆,是导演通过影片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思考。

28分钟前
  • 寻找一颗星
  • 力荐

下午看了点影,彭导最后出场介绍了影片背后的故事。里面穿越和访谈的片段都挺好的,故事主线部分最感动是最后拆石库门那段。一声叹息……最好先读了彭导写的那两篇文章再看……

29分钟前
  • Cha
  • 还行

一场电影人的自恋…

34分钟前
  • 哈哈哈哈哈哈
  • 较差

想要发展,就得去北京,上海电影的辉煌只能从旧胶片里寻找。坏房东也有可能变得善良,有情人能否在世事变迁中获得长久?从《望长城》里认识黄宗英,喜欢她的知性美……越剧配演都是卢湾团的,呵呵……

37分钟前
  • wenwen
  • 还行

幼稚台词,播音腔演技,莫名其妙的情感,有股CCTV6既视感,把生活拍正常点在中国都这么难。女主一进城就强行住进男主家,每天换件新的超短裙来回晃,边哭边吃品客薯片,果真穷?/病得不轻。求问导演,上海哪能租到1600元/月的双层大洋房?唯一好看的是赵丹黄宗英的老电影片段,戏中戏致敬很生硬

3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20190614虽然电影的剧情结构什么的被很多人批得挺惨的,但整体来讲立意以及演员的发挥都还是挺不错。当然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多避而不谈很多刻意营造气氛很多没有来由。致敬的成分有些牵强,两人的爱情的爱情反而暧昧不清。在浮华的世界里,一股被扭曲选择的清流,没考虑人性和心理变化。所以整片类似乌托邦的幻想,也如其他人说的“一场电影人的自恋”。

42分钟前
  • 浅妄木
  • 还行

莫名的

46分钟前
  • 黑暗中的🐰
  • 还行

3.0

50分钟前
  • 豆友254653600
  • 还行

由第五代女性导演彭小莲带来的影片《请你记住我》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多线叙事的结构,使用戏中戏的方式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那段逝去的往昔岁月中。片中主人公彩云、阿伟以电影工作者的身份去追寻电影演员赵丹与黄宗英的过往,并且使用了梦境、幻想、情景重现等手法使现实中的两位主人公与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进行直接的交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观众坠入历史的洪流,感受那段上海电影的黄金岁月。

52分钟前
  • 释道合一
  • 还行

尬。但有些地方还是颇有想法,真真假假的,自信心足。后半比前半好看。末尾铲车拍碎石库门的镜头极漂亮,冲击力赞。

53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还行

不尊重观众的电影,我觉得都是耍流氓。请饶过我的时间。请放过观众的钱包,千万别说这是一部得过奖的片子,恕不能认同。对了,这是在颁奖现场唯一一个带了造型师的演员,也是唯一一个领完奖就跑了连最后合影都没照的演员。我不喜欢这样的做作,更不喜欢这样的态度。

56分钟前
  • 旧爱平遥
  • 很差

乱七八糟 我懂导演可能想带入一些对现在电影拍摄潜规则的讽刺 但是太流于表面了

57分钟前
  • 不烦
  • 很差

一星给赵丹一星给形式实验一星给彭小莲的迷影情结,剧情线傻得几乎毁了整部片(彭小莲的一贯弱项)但我甚至有点不忍心黑了

60分钟前
  • 兔狲啊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