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1号

记录片美国2019

主演: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柯林斯,巴兹·奥德林,迪克·斯雷顿,克利福德·E·查尔斯沃思,查尔斯·杜克,吉因·克兰兹,吉姆·洛威尔,约翰·肯尼迪,珍妮特·阿姆斯特朗,琼·安·阿彻,沃尔特·克朗凯特,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格林·伦尼,理查德·尼克松,休·欧布莱恩,Bruce McCandless II,H. David Reed,Bill Anders,Patricia Mary Finnegan,Andy Aldrin

导演:托德·道格拉斯·米勒

 剧照

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阿波罗11号 剧照 NO.2阿波罗11号 剧照 NO.3阿波罗11号 剧照 NO.4阿波罗11号 剧照 NO.5阿波罗11号 剧照 NO.6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3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4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5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6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7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8阿波罗11号 剧照 NO.19阿波罗11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3

详细剧情

  艾美獎紀錄片導演托德道格拉斯米勒,率領製作團隊與美國太空總署及國家檔案館緊密合作,蒐集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來所有紀錄片段。過程中竟首度發現了從未曝光的70mm珍貴片段,以及超過11,000小時、記錄了整個登月任務的對話錄音。團隊更將這些重見天日的寶貴影像,以高至8K解像度進行數碼化修復處理,將阿波羅11號登月之旅,以前所未有最高清的質素呈現眼前!本片不但讓觀眾有如親歷其境地與岩士唐一起登陸月球,更踏出了電影史上紀錄片製作的一大步!  2019辛丹斯電影節:美國紀錄片評審團特別大獎(剪接)

 长篇影评

 1 ) 人类科技巅峰

以下内容不是原创,是在百度百科以及知乎上面看到的。科普一下,登月不是只有烧钱。

百度百科内容: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0.57%,约占当年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提供了惊人的就业长期增长。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其科技成果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人类至今受益。

知乎内容:航天飞机是当年美国把各个领域的顶级技术集中到一起做出的一个产品,退役并不代表这些资金的投入没有价值。航天飞机虽然被雪藏了,它创造的顶级技术却一直存在。 航天飞机项目先后持续近40年,NASA里五大中心(约翰逊、马歇尔、戈达德、肯尼迪和斯坦尼斯)全程主要负责,带来了大量经费和科研产出;它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轨道科学都是世界顶级的防务/航空/航天公司,在航天飞机项目上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洛马的成长,在航天飞机项目周期内大量并购整合美国防务公司,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防务/军火公司。航天飞机项目消耗了美国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微电子等行业早期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产品,直接促进了美国这些行业的崛起,全球领先。美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的毛毛多,这就不细说了。还有政治和文化价值。

 2 ) 登月50年﹕登月飞船险坠毁 软件工程女将挽狂澜

1969年7月20日美国太空人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阿波罗11」号快要登月的时刻,电脑突然因为有人按错掣响起警报,预示登月任务很可能机毁人亡,幸好登月团队的软件工程女将汉密尔顿(Margaret Hamilton)设计的侦测错误及恢复系统立即启动,迅速化险为夷,缔造人类探索宇宙新章。她日前受访时忆述:「当他们着陆时大家都如释重负:太空人安全,软件完美运作。」

美国跟苏联上世纪展开太空竞赛,苏联在1961年完成首个载人太空任务,美国时任总统甘迺迪翌年宣布要送人登月。美国太空总署(NASA)随即展开「阿波罗」计划,共有40万人参与,成本高达250亿美元。1936年出生的汉密尔顿正是登月其中一名幕后功臣。

女儿按错键意外发现系统漏洞

汉密尔顿数学系毕业。如何用电脑、怎样编写软件等,全是她在麻省理工实验室参与预测天气系统研究工作时,边做边学得来的。她后来在麻省理工的林肯实验室编写软件侦测敌机,1964年多得丈夫看到麻省理工的报章广告,招募人编写程式「送人上月球」,她加入「阿波罗」计划,成为组内第一名女性。她说:「当我接手时,其中一名上司表明不怀疑我是否胜任,只担心组内男同事反对。还好,他们没有。」

在编写登月软件的岁月里,汉密尔顿有时会一边照顾女儿劳伦一边工作。一次,劳伦学妈妈按钮模拟登月,惟她在即将降落时按错键,启动了一个原该在发射前运作的程序,电脑一下子因为收到过多指令,不够容量处理,竟抹走登月所需的导航数据,出现太空舱着陆时坠毁的模拟结果。

汉密尔顿吃了一惊,向上司汇报及建议修改程式防范飞行途中误选扭键,但上司坚信太空人均受过卓越训练不会犯错。结果1968年作史上首次载人环绕月球任务的「阿波罗8」号,有太空人犯了相同错误,汉密尔顿花达9小时修正和重新配置任务。事后,她获准正式着手修改,到翌年「阿波罗11」号登月前3分钟再有人犯错时,其更新软件遂派上用场。

汉密尔顿最近在讲座说:「那软件不仅把超负荷问题通知美国太空中心的任务控制室,还会通知太空人,那软件还开始作出补救,给太空人去或不去的选择;他们决定降落。 『阿波罗11』号机员成了首批踏足月亮的人类,我们的软件成了在月球运作的首款软件。」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16年颁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予她时说:「她象征了协助送人类上太空的一代无名妇女。」

 3 ) 《阿波罗11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登月,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集体行动之一。在一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时代,仅凭数千火箭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工程师的实验心血,代表人类最沉着、最冷静、最手脑平衡的三位宇航员的合作,就可以把人类送上几十万公里之外的荒凉星球,并且还能平安地把他们再带回来。这种事情放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我身上,想都不敢想。但是,五十年前的人类就已经完成了,不得不感叹一声,战争真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

我觉得人类真是可以不用浪费自己的才能在一些平庸的东西上面。比如电影领域,可能90%的东西都是平庸的,不值得花时间去制作或者去看。而这部电影,光是题材就超越了90%的电影。登月是人类的高光时刻。这样的题材,应该怎么拍电影都不会差。电影发掘了海量当年的素材——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素材。令人惊奇的是,当年的录像录影资料竟然还比较详尽,很多还比较高清。在这些海量原始资料的背后,怎么剪辑,怎么组合就是导演的功力了。幸运的是,导演给我剪出了一部出色的纪录片。

影片从佛罗里达火箭中心的大远景开始。直到进入准备室之前,我都没有太多感觉,和看新闻记录片差不多,因为那些火箭的镜头我们多多少少都已经从电视上熟悉了。而当镜头一摇到正在穿宇航服的阿姆斯特朗等三个宇航员身上,观众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这紧张恰恰来源于他们的平静,他们一丝不苟的头发,他们沉着的回答;这看起来就像执行一次普通的飞行任务,而不是把人类带上月球。然后是更近距离的上车,离开,开到火箭发射架下,乘电梯直上到100米高的火箭平台,一气呵成,那真实的近距离和真实的噪音让我觉得从来没有离火箭发射那么近过,也让我感觉不需要高科技也能让人有VR的体验,仿佛我就要坐进火箭发射舱里了一般。

影片用屏幕上的时间分秒作线索,告诉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发射。随着时间的临近,控制中心、海滩上游客、火箭庞大的近距离镜头交替出现,近、远、当事人的视角不断转换,加上轰鸣的有节奏的鼓点,给人一种巨大的紧张和焦虑感。直到火箭点火前的最后几秒,音乐、噪音、对话全部消失,只剩下充斥整个放映厅的鼓点数秒,神来之笔。镜头靠近火箭下方的点火器,那一声声击鼓仿佛敲在观众的头顶上。轰地一声,巨大的火焰升腾起来,人类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个庞然大物送上了宇宙,这个镜头,看得我热泪盈眶。

音乐和音效在这里无疑是立了大功的;在后面的情节中也是,几乎有了分割故事的功能。这么多海量的素材,如果剪辑不合适的话,很容易让观众觉得是个冗长的科教片;但导演不但承担起了科教的任务,而且还用艺术的方式传递给了观众。除了刚才提到的屏幕上的倒数分秒时间,影片还把每项任务的示意图画了出来,告诉观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因为50年前拍摄的素材并不是为拍电影做准备的,而由于技术限制,很多镜头也无法拍摄。看了这些gif图,我才大概明白登月的步骤,也明白为什么控制室里总是坐着成百上千个科学家。点火、火箭升空、整流罩分离、绕地飞行、登月点火、绕月飞行、登月舱分离、着陆月球、分离月球、与指令仓接轨、绕月飞行、点火回地球、着陆仓分离……基本上就是一个多了很多步的“把大象放进冰箱里”的故事,也是一个让我觉得“怎么可能实现”的故事。然而人类实现了,影片呈现了。正如影片里阿姆斯特朗那句震撼人心的“这是人类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名言一样,并非他意识的感慨,而是彻彻底底的事实。镜头扫过了那些一看就是顶尖聪明的脸庞、那些难得见到笑容的脸庞,控制室里一排排成百上千的火箭科学家、工程师……他们为这项任务付出的努力,值得为整个人类所铭记。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我看过的许许多多与外太空有关的科幻片。《火星救援》、《阿波罗13号》、《星际穿越》……我这才知道,那些科幻的情节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不都是单纯的想象。甚至即使是想象也没关系,因为人类就是从想象开始创造现实的。那些星辰、那些我们只能仰望的星辰,就是我们永恒的征途,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征途中,我们才能明白人类的意义。艾德林在返回地球途中的最后一次电视转播中说:“回想过去几天,圣歌中的一节出現在我脑中:‘我觀看你指頭創造的蒼穹和你擺列的月亮星辰,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

回家的途中,明亮的月在夜空中闪耀,端端正正地照在我们的头顶上。观看苍穹和星辰大海,就是我们人类的意义啊。

另:在飞机上看了《登月第一人》,影评点这里

 4 ) 几个小插曲

1. Launch的时候,Neil Armstrong的心跳110,其他人都是八九十。Moon landing的时候,老哥的心跳呼啦啦冲上了150。

2. launch room最常见的景象:白人,头微秃或者地中海,坚定有力的眼神,婚戒。几乎看不到女性和有色人种(我就在开头看到一个)。话说宇航员里面,好像也是三个微秃了俩。XD

3.那时候可真自由,launch room里面,有人抽烟,有人吸烟斗,还有人抽雪茄。

4. 回收舱入海之后,宇航员被送进隔离舱被大家接见。隔离舱上面放了两个手写的纸,一个是不要靠近cage,另一个是不要feed the animals,哈哈。

5. 纪录片结束的时候,全场鼓掌来着。

6. 画面非常美。大家有条件的一定要去看IMAX,IMAX,IMAX!

 5 ) 为什么要冒险,因为它就在那

70mm大画幅修复后,尘封的50年前的那一幕就像在今天。素材珍贵,品质极佳,能将资料片电影化,剪辑真的有如魔法,配乐更是锦上添花。

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尽管早已50年,有几个瞬间还是热泪盈眶。和现在相比,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应急预案、安全评定与生命保障系统来说,简直就是一场豪赌。从阿波罗11号到17号,7次登月,6次成功,也必须且一定是一个奇迹。

有几个画面印象深刻。

发射塔不远的度假地,人们用各种方式远望着,那一瞬间,政治荡然无存,只有全人类向新次元的期盼。

出发前的三位宇航员,一脸平静,和执行普通任务无差,只是这一次随时都可能一去不返。

指挥大厅里,人们坚定的眼神与高压下短暂的幽默气氛,你丝毫看不出如果第一次登月失败船毁人亡将意味着什么。

在这些清晰无比的历史资料下,登月阴谋论调简直不值一驳,希望“库里们”早日明白,我们,对力量,应有所知。

与大海星辰相比,左窗外那个蓝色弹珠上面,那些另我们深陷其中的爱恨情仇,不过如草芥耳。

 6 ) 全人类值得纪念的时刻

五十年了!那“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得以一窥,真是非常开心。影片剪辑的功力太强悍了,所有珍贵的时刻全部再现。这是人类的幸事,没想到五十年后终于得见真容,而且如此高清完美。我愿意献上我所有的赞美之词。

何时人类能真正脱离地球摇篮?我期待有生之年能见到。我期待人类不会只图现实安逸地停留在脚下这个星球,直到危机时刻无法逃离。宇宙的呼唤才是人类追求的诗意和远方。

 短评

很白很纯的纪录片……中间有一幕在月球上空两个装置对接时,我恍惚觉得我在看漫游太空,1968年上映了漫游太空2001,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成功。

8分钟前
  • ____anybody
  • 还行

漂浮旋转着的卡带机放出mother country也。太。美。了 #人家的愛國主義教育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8/12/mickey-kapp-apollo-11-astro-mixtapes/amp

11分钟前
  • 苏呜呜
  • 力荐

五星的理由是:制作者好像知道看完登月第一人的我们关于登月想知道些什么,厉害,喜欢。旧胶片 音频威武

15分钟前
  • Asa
  • 力荐

NASA到底藏了多少东西,直接用原始素材,效果比登月第一人还好。返回舱对接,完全是库布里克附体。(明明是尼克松任内的事情,出现最多的还是JFK,这点也颇值得玩味。

17分钟前
  • 咸菜帮老大
  • 推荐

IMAX效果太好了 音乐选的极好

20分钟前
  • Dacrygelosis
  • 力荐

质感现代到不可思议,景别构图运镜基本都是现代的美学,可以看出后期编辑花了不少功夫,而能做到这些最核心的还是得益于先进的画质修复技术,IMAX上看太震撼了。

21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力荐

原始素材胶片修复而成,强烈的饱和度与清晰的颗粒感美得感觉每一帧都想截图做屏保。近距离拍摄才知道登月过程也是一件一件琐事,虽不似科幻电影那样波澜起伏,但给人一种伟大的平凡的神奇感,大概这是我这辈子里离登月最近的一次吧。最后感谢所有参与阿波罗计划的人的时候,直接泪奔,突然发现这个操蛋的世界还有那些纯粹的仰望星空的人。

23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50年前就可以登月了!可现在人类都在搞些啥玩意儿呢!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就龟缩在地球上自嗨吧!

26分钟前
  • Robin
  • 力荐

有人嫌平铺直叙无聊,拜托这么激动人心的题材铺平再铺平都是激动人心啊!大家一定要去看IMAX啊,NASA工程师们光溜溜的脑门儿拍的可清楚了一个不拉~最好的爱国宣传片了吧,我们这种外人看了心里涌现出来的唯一想法都是美国真强大,这可是五十年前啊人家就mankind全人类了,我们那会儿还在斗牛鬼蛇神呢啊。纪录片最后出现了肯尼迪,看看他的风度,再看看现在Trump的模样,我觉得这也就是全片唯一我想到的能让美国人黯然的地方了。

31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现在是时候交出罗斯威尔的视频了吧?

32分钟前
  • viennavirus
  • 力荐

感觉还是有必要谈谈IMAX 70mm观影体验,导演很聪明的一点在于科技发展了屏幕越来越大却没想总把它填满,而是用分切屏幕等(似乎有些过时的)电影手法制造大量留白(黑),加上有角度差时间又长的镜头酝酿观众期待值,与当下科幻电影中的特效能“拍”出的高分辨率太空形成鲜明反差,从而最大化footage能带来的真实感,综上所述:有纪录片坐镇登月之事不可能有假!!哼!

35分钟前
  • xiaoyaah
  • 还行

真的不是后拍的吗?真的不是后拍的吗?真的不是后拍的吗?影像资料的修复强大到具有了故事片的质感,都不让人感觉在看一部纪录片,配乐更是强大的要命,和First man配合观影绝对风味更佳!

4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这70mm规格待遇的纪录简直匪夷所思……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画面竟然还是第一次被世界看到……这大概会是去年彼得杰克逊一战纪录片之后最令人七窍喷血的纪录片了。

42分钟前
  • CaesarZX
  • 力荐

some presidents build spacecrafts, others (try to) build walls.

46分钟前
  • 以心
  • 推荐

1:09:00左右起,重新对接前"哥伦比亚"号指令舱的视野里"鹰"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的恢弘背景中慢慢接近渐渐变大那一段长镜头,虽然几乎是黑白的,但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实在是美极了。今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还有很多个整十周年(呵呵嘘)。这么些年过去了,看看地上的裸猿今天在干啥。而对这一切,我们当然都全无责任,无辜的我们不过是为了活着,对这世间妖魔鬼怪小丑大丑们的恶行恶状全无办法,甚至还总担心对恶与恶的帮凶不够仁慈,对正确的主张不够严苛。好了,别再假装仰望星空了,闷头多吃点儿喷香的矢,等死吧~

50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能在imax看太好了。配乐满分,剪辑满分。官方新闻那种的纪实镜头或是无声的空镜头,用偶尔出现的倒数的字幕、用双画面对照、配上完全同步的音频资料还有恰到好处的音乐有了戏剧性和叙事性。看过first man会觉得开头关于三个宇航员的闪回特别有份量。而看的时候我忍不住想要是用这种质感的影像去拍遗落的南境或者索拉里斯星该多震撼啊。而且导演仿佛猜到了我们观众的好奇心和疑问在哪里,交代得非常精准,每一个机位都交代了!

52分钟前
  • 拜金沃斯学者
  • 力荐

整场只有三个人 看完电影一个黑人大叔和白人大妈 我们走到门口 他们找我搭话 “天啊 那个时候我才几岁 我真不敢想象到五十年过去了我还能看到这些 他真实的让我想哭” 时光可以走远 影像不会走远 他比记忆还远

55分钟前
  • 加斯珀哥哥
  • 力荐

拿着NASA爸爸海量素材正面碾压的纪录片。平铺直叙本身就是一种炫富啊!

5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可以和First Man互补着看,才发现那里高司令的发型衣着真是神还原,甚至登月前身体检查,登录月球出仓简直机位都一样。50年前的素材加上节奏感很强的音乐真是燃到起鸡皮疙瘩。私心想如果用First Man里的Landing OST来配这里的Landing会怎样?

1小时前
  • 小羊不亦乐乎
  • 推荐

无言的propaganda,一方面是原始揭秘一样回顾阿波罗登月全过程,让“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观众第一次全方位了解这一震撼的历史瞬间,另一方面影片中无时不刻露出的美国的自豪感,或许看到彼时5分一杯的咖啡会心一笑,但这几十年来未变的生活是传承的非物质遗产,毕竟那时才是1969年.....

1小时前
  • [Delete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