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黄忠坚,张雪菲,夏汉广,黎婉珍,阿合特,叶尔波拉提,乔龙,陈功完,翁景钟,苏瑞凤,翁碧茹,翁碧婷,翁碧华,沈佰和,李云鹤,李晓洋,李兆霖,廖凯艺

导演:萧寒

 剧照

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剧照 NO.1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剧照 NO.2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剧照 NO.3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剧照 NO.4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剧照 NO.5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剧照 NO.6一百年很长吗剧集版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4-04-02 04:48

详细剧情

  对于一门手艺来说,一百年是一段传承的历史,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百年是鲜活的一辈子。十几组人物,十万公里的行程,一年的跟拍,《一百年很长吗》寻访了十余组古老的手艺、延续百年的小店,将目光聚焦在命运与手艺纠缠在一起的人身上,从他们同你我一样的生活中探寻手艺如何与生活为伴,支撑着一门手艺流传下去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

 长篇影评

 1 ) 一百年只够一生

特别的缘分让我看到这部纪录片,一部用问句做题目的纪录片。有的人很不喜欢问句,也许是因为明知道心里答不出标准答案,所以畏惧被提问,比如这个《一百年很长吗》,要我说,不长。要我说,所有的问句都没有标准答案,反问句除外。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一百年很长吗》导演也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这很风马牛不相及,这“一百年”拍得很无厘头,“故宫”就很端庄,很纪录,很科学。“一百年”给人轻松的感觉完全是因为导演本人为全篇做的旁白,而文案,和导演的解说很配,配到你以为根本没有什么文案,都是导演看着片子信口说出来的,就像这部九集的片子里面每一位出场的手艺人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还有做黄酒的沈老头大晚上冲凉的片段。

看这部纪录片的全程我都很亢奋,因为舍不得错过任何一帧镜头,九集的体量我看了很久。看完之后我很落寞,仿佛流水席的宾客散尽,喧闹和热情都只剩下空落落的棚子和失去舞台的残羹冷炙。为什么其他纪录片很少带给我这样的感触,我想一是我喜欢导演说话的调调,再一个就是我喜欢导演导筒下的这帮手艺人生活的调调。导演用了一百年很长吗的设问句,在每一集的片尾自问自答,每一集答案都不一样。在我理解就是长的是岁月的绵延,短的是人生的过客。即便人生几十年如一叶扁舟飘过时光长河的一小段,那也是生活的绵延,生趣的绽放。第一集就出场的年轻人黄忠坚,说不上是位真正意义的手艺人,这好像与全篇的基调有些些偏差,然而就是他,唯一一位贯穿九集的时而如草芥时而如草莽的普通人,跻身片中其他或操持百年老店或接受NHK采访或身怀绝技的花甲古稀耄耋老人不同,他磕磕绊绊走在他人生一百年的起步阶段,又好笑又好哭——我第一次看纪录片在真实人物经历上流泪。他玩得一手的好手艺就是“活着”。他犹如一根倔强的藤蔓,闪转腾挪,顽强地串起一部纪录片,我想对他说,小黄,好好活,我是你山顶的观众,虽远亦感动。

如果人生果然百年,那我也已然跑到中场,剩下的部分,就向片子里的生活高手们学习,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这人世间奇妙的种种缘分。

 2 ) 不到500人看过,吐血安利这部新出国产良心片

2016年,一部低调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

没有明星、没有炒作、也没有噱头。

但,它却以这个时代稀缺的匠人精神打动了无数人。

豆瓣上,超过8万人评出9.4的高分。

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说的正是《我在故宫修文物》。

时隔三年,其导演萧寒又带来一部良心作品——

一百年很长吗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这部纪录片就出过电影版。

主创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走了十万公里的行程,寻觅深藏在茫茫江湖里的匠人。

最终,在大银幕上为我们呈现了佛山的舞狮人黄忠坚,以及在新疆做马鞍的老爷子阿合特的人生故事。

在这一老一少、一南一北,一动一静的两段不同人生里,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执着与感动。

而这部新出的剧集版《一百年很长吗》,可以说是电影的扩充和升级版。

它所到达的地域更广,捕捉到的人物也更多。

目前豆瓣上不到500人看过,但评分也高达8.8分。

和电影版殊途同归的是,片中的每一个主角,都在默默传承和守护者中国的传统手艺。

1

我在绍兴酿黄酒

俗话说得好:“越酒闻天下,东浦酒最佳。”

作为绍兴酒的发祥地,东浦素有“酒乡”之称。

早在宋代,东浦就已是绍兴酿酒业的中心。

近千年过去,东浦的酒更是享誉八方,名气甚至冲出了国界。

被日本NHK电视台采访过的沈佰和,就是一个酿了几十年酒的“酒痴”。

酿一坛好酒,要从选一个好的酒缸开始。

每到酿酒的时节,老沈就会像收废品一样,去挨家挨户地上门收旧坛子。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收一个旧坛子要五块十块,而买个新坛子也就十五块,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

这里面其实大有讲究——

旧坛子虽然破旧,但是由于有包浆,所以用起来比新坛子更妥当。

收回的旧坛子,要放在太阳下晒二三十天,这个环节叫做“露缸”。

缸有“日晒夜露”的说法,被晚上的露水滋润和白天的太阳晒过后,才能正式用来酿酒。

不仅酿酒的缸十分讲究,米也是要经过精挑细选。

颇有名气的“香雪”酒,要用七月收割后的早稻。

将晶莹剔透的糯米铺满箩筐,充分洗米、浸泡后,才能进入蒸米的环节。

把糯米蒸至颜色发深,再浇冷水冷却至24至28度。

随后对米进行发酵,40小时后出甜酒酿。

当甜酒酿漫至一定程度,再放入麦曲,这就是前发酵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对于温度、计量的把握,并无其他工具辅助,全靠老沈多年的经验。

“酒痴”的称号,绝对不是白来的。

黄酒压榨后的酒糟,拌入谷糠发酵后蒸馏,就成了烧酒。

在吊烧的环节,对于火候的掌控则显得尤为重要。

而烧酒香不香,则和酒糟放置的时间长短有关。

老沈的酒糟都放置了一年以上,制出来的烧酒才又香又醇。

说起来,老沈一家的三个兄弟,都酿了一辈子酒。

但即便是年纪最小的老沈,如今也已经74岁了。

家中年纪最大的大哥,由于身体不好已经不再酿酒。

唯有老沈在这个行当默默坚持,把酿酒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也正是在老沈这样的人的坚持下,才让手工酿酒的传统手艺,成为绍兴文化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我在苏州做琵琶

72岁的苏州人李兆霖,做琵琶已经55年了,

从17岁进入苏州民乐一厂开始,老李就开始了和琵琶相伴的一生。

对于做一把琵琶而言,内膛是最难的部分。

因为内膛是琵琶发音的关键部位,面板振动靠它反射,这也是做琵琶最重的活。

然而,在整块木头凿出梨形内膛,需要面对各种微妙到难以标准化的弧度。

不论深一点还是浅一点,对琵琶最后的品质的影响都极大。

而此时老李能凭借的,也只有这几十年的经验所带来的直觉。

内膛做好后,就到了面板制作环节。

面板影响振动,从而对音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老李通常会选择把面板做得略厚,这样的琵琶经过振动弹开,才会有金石之声。

粘合面板背板的胶水,也是老李手工熬制而来。

比起化学胶水,手工胶溶于水后易于脱胶,修理起来才更加方便。

其粘稠度、温度、使用的多少,都需要制作者的严格把控。

老李说不出来什么名堂,但他把这种微妙的感觉叫做“分寸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做一把琵琶,耗费的是老李近一年的时间,并且伴随着腰肌劳损等职业病。

而但凡经由老李之手做出的琵琶,他都实行终身保修,这也是他一直以来不能彻底”退休“的原因。

曾经有商人提出和老李合作,批量生产琵琶,但老李立马回绝了。

不是他清高,而是因为手工制作本身存在局限,这也是这一行的金贵所在。

由于粉尘职业病,老李做过两次手术,如今已经丧失嗅觉,身体也大不如前。

他现在做的这把琵琶,很有可能便是他的最后一把。

用老李自己的话来说:

原以为做琵琶只是个普通的决定,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3

我在敦煌修壁画

李云鹤,中国文物修复界泰斗级的人物。

1956年起,李云鹤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

在退休之后,他也已经返聘20年了。

说起来,李云鹤进入文物修复这一行也是出于巧合。

当年,国家号召内地青年建设大西北,李云鹤也是浪潮中的一员。

到了敦煌后,他身边的同事都嫌石窟黑暗吓人,纷纷转去别的岗位。

最后李云鹤无奈之下,只能从事大家挑剩的在石窟里的卫生工作。

当他第一次进入石窟,就被惊呆了。

从小就胆小、怕黑的他,不但没有害怕,反而被其美丽所深深震撼。

自此之后,李云鹤就爱上了这份工作,与石窟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个顶尖的壁画修复师,必须文武双全。

文,要会修文物;武,要能蹲在地上和泥巴。

壁画修复的工作,也并不是只和泥巴打交道。

他要求修复者具有绘画、雕塑的功底,也需要掌握一些物理、化学、材料材质等知识。

像老李这样的壁画修复师,既是匠人,也是艺术家。

在李云鹤的职业生涯里,参与过莫高窟、榆林窟等多个地方的文物修复,足迹已遍布十多个城市。

他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被誉为石窟类壁画修复界的“一代宗师”。

此前,李云鹤还入选2018“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也是入选人物里年纪最大的一位。

至今,他仍然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默默坚守在文物修复一线。

像沈佰和、李兆霖、李云鹤这样的手艺人,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不少。

在镜头之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从事着热爱的事业,传承者稀缺的手艺。

并且在无声之中,也弘扬着这个时代所稀缺的工匠精神。

回归这部纪录片的标题,它就像这部良心片抛给每个观众的一个问题:

一百年很长吗?

并不。

一百年不长,跟动辄上千年的传统手艺相比,它短暂得如同一个清晨。

一百年不长,因为每个为热爱事业所奉献终身的手艺人,都只活这一次。

*本文作者:张不才

< END >

 3 ) 一天这么长

一百年很长吗?(忍不住又想拔高了)小时候总觉得以后自己能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再不济也能考上名校,长到现在这么大,慢慢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不得已,不顺、琐碎、鸡毛蒜皮,自己也不过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去发掘和体验生活中的小确幸,就已经非常珍贵了。作为天生就喜欢多想的人,看到片中的手艺人的生活,纵使父母就是他们中的一份子,还是觉得非常遥远,这样日复一日对手艺的精进和脚踏实地的劳作,不会成为我的追求,但当我追求自己痴迷的事物时,也会有相似的精益求精和心满意足吧。 人生百态,百态里也有太多共性,不是职业、不同性格、不同遭遇、不同相处模式,也有相同的忧虑和幸福,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每个人也都有答案。“一百年过完了,发现它也不比一天长” “工厂体系的诞生事实上瓦解了工匠和他们事业的亲密关系,而这正好是工作伦理所追求的……在工厂所有者掌控的纪律之下,重塑全心投入、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作态度,以及艺术级的绩效。然而,这些追求,是过去的工匠在自己掌控工作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在想,现代化的发展,这些传承已久的技艺又该何去何从。

 4 ) 满分的文案啊

来记录一下每集那些打动我心的文案吧,它们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还有他们的故事,所有的这些都是每个人真实度过的人生啊。

一百年很长吗?如果说人生真有能让我们变得勇敢的力量,无非就是简单的两点,有一个你爱的人,有一件你愿意做一辈子也不厌倦的事。(2集结尾) 一百年很长吗?也不长,无非就是你喜欢做的事,能在后代的身上延续,能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回荡。酒喝光了,和亲人们欢聚痛饮的记忆却留下来,记忆比人的生命走得更远。带着喜悦做出来的东西,也许会在人的心里停留得更久一些。(3集) 一百年很长吗?它长得像世世代代的守护,短得像昨天才遇见你。它长德像对手上活计的痴迷,短得像一辈子。它长得像追逐梦想的脚步,短得像一夜之间的成熟。(4集) 一百年很长吗?怀着热爱走过的路,就不先漫长。一百年很长吗?天地悠悠,过客匆匆,跟动辄上千年的文物比,一百年短暂如同一个清晨。手艺人的生命融入某个更广阔的存在,无名,然而坚韧地流传下去。虽然过来人告诉你一百年并不长,但是置身于自己的命运,每一个幽暗时刻,仍然需要自己奋力度过。(5集)

一百年很长吗?它长得像一段忐忑未知的等待,短得像你脆弱时我拉住你的手。它长得像一段苍白困惑的青春,短得像一出古老的戏。它长成了一段捉襟见肘的日子,短如一个自信灿烂的笑容。(6集结尾)

 5 ) 对于你我,一百年代表着什么?

《一百年很长吗》是由萧寒导演的一部纪录片,其中讲述了从新疆阿勒泰到台湾新竹,从手工马鞍到百年卤肉饭,一系列的手艺人的生活故事。全季共8集,每集30分钟左右。所有人的故事穿插在每一集中,短短的两百多分钟,仿佛跟着这些天南海北的艺术家们过完了他们一年的生活。影片看起来是介绍了这些传承了几代人的手艺,但实际在讲述一个平凡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篇幅最多的男主角:黄忠坚

人如其名,坚强应该就是他故事的主线了。从打工,练拳,订婚,生子,结婚,他几乎是关关难过,但关关都过。从第一集练拳时的生疏僵硬,到最后一集在婚礼上唱歌和舞狮,见证了他这一年的挫折和成长,仿佛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在他实现梦想的那一刻由衷的感到幸福和快乐。他脸上那种跃然展露的喜悦让前边生活的困苦一扫而光,尽管前路慢慢,但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畅快真的是人生少有的体验。

同为年轻人,我们大多数人好像很难有这样的人生体验,人们都想要去追求功成名就,纸醉金迷的极致体验。而对坚守,传承这样的精神无动于衷,甚至无法理解拜师的意义,那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忠诚和信任,那种跨越时间和阶级的归属感,可能永远无法领悟。

最令人感动的家庭:阿合提和家人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阿合提是阿勒泰地区闻名的马鞍匠,世代以做马鞍为生,乐观豁达,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质在他身上展露无疑。尽管收入微薄但不影响其乐融融的生活,老人依旧有着作为匠人的威严和声誉。但在面对超出掌控范围的生老病死面前,老人却显得十分脆弱,阿合提弟弟的儿子患上了尿毒症,需要自己配型成功的儿子捐肾。父子俩没有过多的讨论,“让他过来吧”。母亲也没有反对,在儿子坐上车去医院后说“你把他推进了火坑里”。

我文字能力有限,没办法表达出那种对于大爱和善良的震惊。他们虽然生活在物资匮乏的边疆草原,尽管生活不算称心如意,但那种对家人无私的奉献和爱让人感动。今天已经是疫情爆发后的第三年,我独自隔离的第八天,说实话这几年疫情看到了太多自私、不幸导致的悲剧,再加上世界性的混乱、战争、经济衰退,好像生活已经危机四伏。但看到他们的故事,又让我们重新焕发出生活的希望和动力,尽管艰难困苦不断纷扰,但家人和手艺永远是让人能够和生活对抗的精神力量。

片中其他主人公:醉心于酿酒的沈师傅,以制作古琴为一生事业的李师傅,传承百年的台湾卤肉饭,困于繁华都市的青年等等,他们每一段故事,每种人生都是不同的百年传承。对于普通人而言,百年可能是生命的轮回,时代的变迁,而对于有着精神之火的匠人们来说,百年则意味着万千世界和生命的沧海一粟,他们所掌握的是历史的沉淀,是生命的韵律,是广阔世界的星光。匠人们自嘲,手艺像是一件破棉袄,不会大富大贵,但保得了家人的一日三餐,几代人的温饱,但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他们能够屹立不朽。

 6 ) 家有千金不如朝夕为人

标题中的这段话,来自于已经90岁但还在坚持刻章的陈师傅。这句话,无论是来自于陈师傅本人,还是来自于千百年来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我觉得都精炼地概括了手艺人的生活状态。手艺,最初都是为了讨生活,为了人能够活下去的一种技艺,即使手艺人有发财致富的想法,但由于动辄耗时一年半载的制作周期或者微薄的利润,也使得“家有千金”的梦想难以实现。也正由于这种现实的情况,使得手艺人能够安定下来,转而努力将打磨手艺并且发扬创新。而到最后,都落到了如何“为人”这个问题上。手艺,最终成为手艺人做人的载体和体现。千金故好终散去,手艺为人百年传。

这部剧是很早之前就被记录在我的电脑便签里,等待有朝一日能够被观看。周末无事,就打开了第一集来看。跟大部分人一样,首先就被粗糙的旁白声音所“误导”了,还以为这又是一部毫无价值的纪录片。但看完第一集后,好奇心已经被完全勾起来了。我惊讶地发现,手艺人其实一直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也为生活所困,他们也有悲欢离合。但如何面对生活,如何“为人”,他们给出了手艺人的答案:

初见黄忠坚,我可能完全不能将他和手艺人联系起来。从16岁离家到佛山打工十年的“小包工头“,晚上结束工作后会与朋友在路边小摊烧烤撸串吐槽一下生活。但是当镜头缓缓推进,当我了解到他和雪菲相爱的不容易,了解到他在面对艰难生活时依然保有的对打拳和舞狮的坚持,我怎能不为他最终的如愿以偿而感到高兴呢?新生命的诞生,郑重的拜师仪式,都使我对他将来的生活有了美好的祝愿。生活永远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乐观执着,坚持梦想,是黄忠坚教给我的为人之道。

“越酒闻天下,东浦酒最佳”,喜欢老沈这个随和但也严格的酿酒师。自己收旧陶罐并且清洗晾晒,然后蒸米,制酒并等待发酵。为了喝到一口自己喜欢的酒,从春一直忙到冬。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人人敬仰的酿酒大师。但这样的酿酒大师并非高高在上,他会谦逊地尊重哥哥的意见,与老婆吵架后依然会将每年的第一口甜酒留给她,会在帮人酿酒时要求其严格依照既有的标准而容不得丝毫马虎。对于他来说,咂摸一口喜欢的酒的爱好,最终变成了他一辈子的手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并投入热情,是老沈教给我的为人之道。

一碗简单的卤肉饭,如果能够让食客坚持吃半辈子,它可能就超越了一个小档口或者路边摊的定位了,而完全可以被称为是“家的味道”。“翁记卤肉饭”,一个小小的档口,一碗简单的卤肉饭,维系着一个家庭的和睦,无论走多远,家的味道我们是永远都不会忘掉的。家庭和睦,彼此包容,也是我从“翁记卤肉饭”中品尝出的为人道理。

琵琶声里,李兆霖老师傅依然还在坚持做着手工琵琶。制作者与弹奏者、爱好者之间,通过一只琵琶联系起来,而这联系,可能历经几十年而不衰,亦如琵琶声,一曲已尽但余音不绝。来自别人的认知,更增加了其身上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学习进步并且精益求精,是李师傅教给我的为人之道。

一辈子与佛像、壁画为伴,为文物修复工作坚守几代人的李云鹤老先生一家,着实让人敬佩。甘于寂寞并还能保持初心,是李先生一家人教给我的为人之道。

哈萨克族马鞍制作者阿合提老人,总能在艰苦的生活中带来欢乐。即使需要还债,即使大儿子并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他仍然努力维系着这个家庭并带来欢乐。生活总要继续下去的,就像小儿子去帮助侄子换肾一样,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永葆乐观并善待生活,是阿合提老人教给我的为人之道。

打松青年乔龙,为了生活,在大山里进行危险的工作。要不是为了看到女儿那开心的笑,谁愿意去冒着生命危险从事这些工作。家人,永远是我们坚强的理由和后盾。为了家人去承担,是我从乔龙那里学到的为人之道。

香港的神功戏棚搭建者们,也教会我苦中作乐,着眼细节的为人之道。

“家有千金不如朝夕为人”,90多岁高龄的陈师傅,看惯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老街上熟悉的手艺人和行当渐渐消失,而他还在坚持。甘于平凡生活但不抱怨,是陈师傅教给我的为人之道。

我们称他们为手艺人,而他们可能更愿意被称为普通人。没有谁生来就是德高望重的手艺人,谁不是在与生活的较量中逐渐习得一招半式或者渐渐学会了与生活妥协。一百年时间,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可能已经到了极限,但对于历史和生活的长河来说,不过仅仅是一瞬。正如李云鹤老先生说的“我面对的文物往往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一百年根本不长,我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一百年不长,但当我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脚步趟过这一百年的时间,其间所经历的大起大落、悲欢离合、乐观坚持、责任担当等,又让我们无形的生命长度远远超出一百年。朝夕为人的功课,还需要时间来慢慢做。

 7 ) 三星

整部片子介绍的是形形色色的手艺人、具有赤诚坚守的爱好的人、踏踏实实工作的人的一系列群像,主题就是他们的坚守、踏实、认真、永不放弃。就像你之前跟我讲的真正的手艺人值得敬佩,九集拍了很多人,有连续几集都出现的,例如做琵琶的南方师傅、做酒的老师傅、广东的练拳小伙与他的老婆、新疆做马鞍的老师傅、台湾卖卤肉饭的一家人等等,出现的次数少或者最后一集在总结的画面里一闪而过的搭戏台的年轻人、摘松塔的守林人、做刺绣的苏州绣娘等等。我最喜欢的几个人物分别是做琵琶的南方老师傅,谦逊善良热心专注并且有原则;做酒的老师傅,踏实幽默认真专注;卤肉饭一家人里面的姐姐,敢创新有想法有执行力且坚持。这是剧情人物故事层面,从其他方面来看,构图摄影色彩中规中矩我认为,典型的央视电视纪录片,并且最后升华了主题,点明手艺人值得尊重敬佩,但是我认为很多人物缺乏人物弧光,过于完美,或者只拍一些好的状态,片子挺好,但没有完全打动的不行,不如四个春天让我动容。

 短评

天呐 太可爱了 绍兴老爷爷好喜欢 台湾好有爱 广东也是逗比 一周一集根本不够看的啊🥰

6分钟前
  • 安梦薰
  • 力荐

文案真的好,是那种你想用手记下一些什么的好!

8分钟前
  • 三四
  • 还行

第一集雪菲要聘礼那段,我笑了小时候拼命证明自己可以不平凡长大后在不断说服自己平凡是真

12分钟前
  • stardust
  • 推荐

再次和萧寒导演合作,我撰稿的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在B站、优酷上线,欢迎大家收看,王婆卖瓜地说一句:挺好看的。

16分钟前
  • 绿妖
  • 力荐

看到电影版以为是剧集版的,MD评分这么低,挺好的呀,肯定一些喷子才看一集就差评,细看原来是电影版,错怪喷子了。B站看的,弹幕多有意思,绍兴老爷爷是真可爱,蔡李佛拳小伙子很耿直啊,湾湾一家人我不喜欢但理解他们,旁白自带官方吐槽戏谑,有意思的纪录片,会追下去。

18分钟前
  • 尼古拉·奥斯特洛
  • 力荐

“一百年很长吗,如果人生真的有让我们变勇敢的力量,无非就是简单的两点,有一个你爱的人,有一件你愿意做一辈子也不厌倦的事”

22分钟前
  • 力荐

充满一种名为“匠人精神”的做作气息。

26分钟前
  • 领导同事在天堂
  • 还行

对个人来说,一百年挺长的。对历史来说,一百年真的不算长。

31分钟前
  • 大水风
  • 力荐

人一生的支撑无非两件事,一个深爱的人以及一份热爱的工作。

34分钟前
  • 我要过N1
  • 力荐

本想睡前看一集,结果根本停不着来,还特意去充了大会员,第三集看完意犹未尽。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质感的旁白来抬,一百年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我很喜欢对人物和故事的选择、叙事点的切入、很多细节的捕捉、和一些镜头特别出彩的展示,不过最喜欢的是旁白的锦上添花,能勾起酒的回味、琵琶的余音,勾得人心颤鼻酸。花絮今晚舍不得看了,明天再慢慢品味。另外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压缩成9集?没播出的素材还有重见天日的机会吗(╥╯^╰╥) 另一个是老沈家的酒外地有途径买吗?作为一个小时候无意中偷喝了父母临时放在我房间的黄酒从此倾倒的人,被封缸酒馋得不行了呀

38分钟前
  • 水波不兴
  • 力荐

每个人都努力的生活。

40分钟前
  • Aspirin
  • 力荐

第一集后半段快进了,因为只要够快,眼泪就留不下来

41分钟前
  • 西瓜君不吐籽
  • 力荐

这个纪录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名利是一种偶然,而这种日常才是生活的必然。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如果是一棵草,我选择春天播种,夏天发芽,秋天变黄,冬天死亡,我不去理会我身边的那颗大树,不会去管他的人生。

45分钟前
  • 如果云知道
  • 力荐

百年蔡李佛拳,百年酿酒技术,百年卤肉店,百年造琵琶技术

46分钟前
  • 姜虢宇
  • 力荐

一百年很长吗?如果人生真有让我们变勇敢的力量,无非就是你爱的人,和坚守的事。

47分钟前
  • 痕迹
  • 力荐

“有时命运的石子硌了脚,手艺也会帮他们揉一揉,就像安静流淌的大河里,每一条小鱼都在用力的唱着跳着。”

49分钟前
  • 假面骑士
  • 推荐

打动人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匠人精神”“文化情怀”而是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饱满的情绪,普通红尘中了千姿百态。

50分钟前
  • 啊不啦多
  • 推荐

留着最后一集没看。一百年是时间的一种维度。人们用爱用艺术用石头用酒香用技艺去衡量它。最后全都变成记忆的一部分。一百年的爱与记忆不失,时间就会变得很短。

53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第一集观看心路历程:aaaaa旁白声音好作?太出戏了!为啥选这个旁白?弹幕都在吐槽哎。看到片尾:呐尼???旁白就是导演本人???emmmmm怪不得呢囧

57分钟前
  • mistygreyeyes
  • 推荐

“一百年很长吗?它长成了一段历史,短成了人的一辈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为钱发愁,为命挣扎,但是每个人也以自己的方式,迎战着生活。他们窘迫,也曾得意,哭过,却还没有丧失笑的能力。这些天南海北的手艺人,不约而同都说过一句话,我们学的行当就像一件烂棉袄,它不见得能让你风光体面,却能在最冷的时候为你遮风挡寒,也许你我都应该有这样一件烂棉袄,让你在苍白沮丧的日子里,尚有一腔热血去跟生活过招。”“一百年很长吗?如果说人生真有让我们变勇敢的力量,无非就是简单的两点,有一个你爱的人,有一件你愿意做一辈子也不厌倦的事。”……

60分钟前
  • 非人类shan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